▲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類:
產業
漁業
傳統漁法
類:
產業
漁業
漁法技術
───
船曳網漁業─旋網漁業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鮻仔網
-
澎湖的旋網漁業據說起源於清道光中葉(約
1840年
左右)。主要的漁穫是鮻仔魚,俗稱為「鮻仔網」或「圍網」。漁期在農曆4月到8月之間,以5到6月為盛漁期,但是每個月出海的日數大多只有4到5天。主要漁場在
風櫃
、
虎井
、
將軍
、
七美
沿岸及
西嶼
西岸,退潮時水深約6公尺,底質多珊瑚礁的海域。作業時使用2艘漁船,包括載網船及看魚船各一艘,使用的網具包括旋網(長約180公尺)、張網(長約10公尺)、抄網各一組。出海的時間視魚群洄游的情況及潮汐而定,先由老練的漁夫坐看魚船到漁場去觀察魚蹤,再打手勢通知網船到適當的地點投下浮標,接著快速前進,繞圈投網來包圍魚群。稍後再由看魚船去把網船投下的浮標拉起來,然後兩艘船合力起網取魚,一次作業約需1.5-4小時不等。漁獲以鳁仔魚、倒吊、石老(邵氏寒鯛)等為主,分成5等份,圍網、張網及抄網各得1份,其餘的2份由漁夫及漁船平分。 此外,還有一種作業方式和旋網很相似的旋刺網漁業,捕捉的魚種有鮻仔魚和鳁魚之分。鮻仔魚旋刺網的漁場和鮻仔魚旋網相同,漁期則在農曆2月到12月之間,以2到3月為盛漁期,每個月出海的日數也是只有4-5天。作業時使用2艘船,載網船搭載6-8個漁夫,看魚船上坐2-3人,使用的網具長約360公尺。漁船到達漁場後,依看魚船上經驗老到的漁夫的手勢,兩艘船分頭繞圈包圍漁群。最後兩船會合,由船上的漁夫用竹竿或船櫓拍打水面,來驚嚇魚群,使他們衝纏在網目上,然後一起收網取魚。 鮻魚旋刺網的漁場則在澎湖內灣水深約40公尺的海域,漁期在農曆2月到8月之間,以3和4月為盛漁期。作業時只使用1艘漁船,先派人在沿岸的高地上確認有魚群來到時才出海;下網時先把綁在漁網一端的浮標丟下海、再由漁船拉著漁網的另一端,迅速繞一圈包圍漁群,同時由船員拍打海水來驚嚇魚群,使魚群纏刺在網目上,然後收網取魚。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知識建檔|2021-12-11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
第150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顯濟殿重建誌
|
尖山村
|
文物
洪春立:旅外湖西鄉尖山村詩人
|
尖山村
|
人物
尖山村頂寮大路碑誌
|
尖山村
|
文物
沙港與海豚
|
沙港村
|
漁業
第二八號陸軍省澎湖島要塞第三地帶標
|
湖東村
|
文物
請ū-tsàn守牛牢
|
許家村
|
諺語
綏及萬方匾
|
赤崁村
|
文物
鄉賢匾
|
瓦硐村
|
文物
懷遠將軍誥命文匾
|
瓦硐村
|
文物
懷遠將軍匾
|
瓦硐村
|
文物
沙港村
|
沙港村
|
聚落
沙港與海豚
|
沙港村
|
漁業
第二八號陸軍省澎湖島要塞第三地帶標
|
湖東村
|
文物
小嶼
|
中屯村
|
島嶼
善德宮
|
池西村
|
寺廟
請ū-tsàn守牛牢
|
許家村
|
諺語
玄鎮宮
|
池東村
|
寺廟
氣象站前反空降堡
|
復興里
|
建築
浪洞洲
|
重光里
|
島嶼
重華堂:小池角陳姓宗祠
|
池東村
|
建築
知識平台|影像總數
55,437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