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影像分類:
寺廟廟宇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知識分類|
類:
宗教
寺廟
土地公廟
區:
七美鄉
東湖村
寺廟
───
福德祠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七美頂隙
港福德祠
-
七美頂隙
港福德祠位於
頂隙
東北角山涯下,鄰近
雙心石滬
。福德祠最早興建於
大正癸亥年
(1923)
,係漁民為求出入平安海利豐碩所建造。《澎湖的
石滬
》一書記載:
雙心石滬
最早委請
吉貝
石滬
師傅所建造。後因颱風倒塌,
顏恭
先生乃再委請
吉貝
石滬
師傅重修,於
昭和12年
(1937)
完成。準此,最早的
雙心石滬
可能與福德祠廟同時建於
1923年
左右,爾後再重建於
1937年
。今日的福德祠內有兩方石碑與對聯,茲抄錄於後。
-
<
東湖村
頂隙
港土地公廟興建沿革>
-
大正癸亥年
,
東湖村
民於
頂隙
港圍魚,漁民雕刻一尊
硓𥑮石
土地公供奉。
民國六十八年
,朱清滾先生在頂港設修船廠,發現土地公風吹雨淋,遂請入工竂朝拜。
民國九十五年
七月,該寮被雨水沖走土地公消失無踪。後於
民國九十七年
,承包
雙心石滬
工程澎湖
白沙
陳清實先生,尋獲挖出,由善心人士朱清滾蓋一小廟(現址)供善男信女朝拜。
-
歲次戊子年十一月初九日立
-
<
七美鄉
頂隙
土地公廟捐款芳名錄>
-
夏晨榮98000元、許明合30000元、許文化30000元、鐘清福20000元、朱煌寶14000元、陳清實12000元、許阿文10000元、陳榮華10000元、顏清炎10000元、陳順天8000元、陳文仁7000元、張長庚6000元、朱芳宜6000元、邵樹目5000元、陳進丁5000元、呂啟俊5000元、陳呂美葉5000元、陳友波3000元、葉長茂3000元、陳家輝3000元、呂罔𤆬2000元、陳清隆2000元、朱萬陸2000元。
-
興建人:朱清滾
-
對聯大理石贊助人陳文仁
-
歲次戊子年十一月初九立
-
福德廟對聯
-
福祉神祇祐
頂隙
德徽征徇衛
東湖
-
消災救難和平世賜福延年福德王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7-14。知識更新|2025-01-29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影像分類:
寺廟廟宇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影像分類:
廟碑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內垵相公宮落成簡誌
|
戒嚴期
|
內垵村
|
石碑
棕腹啄木鳥
|
啄木鳥科
造船廠
|
造船廠
建國黃昏市場
|
解嚴後
|
光復里
|
市場
國際市場
|
戒嚴期
|
光復里
|
市場
公務人力培訓中心
|
中興里
|
社會教育
菊島之星
|
光復里
|
市場
海上貨運
|
海運發展
勸戒賭博歌:鸞書中的臺語文學
|
鸞堂
魚市場
|
市場
雜糧作物─玉米
|
農作物
正德廟
|
竹灣村
|
土地公廟
赤崁仔頭
|
通梁村
|
高地地名
跨海大橋
|
戒嚴期
|
通梁村
|
橋樑
大池漁港
|
大池村
|
漁港碼頭
魚灶
|
大正
|
漁業設施
萬丈潭
|
鎮海村
|
海洋地名
夫人媽廟
|
同治
|
內垵村
|
有應廟
靈應祠
|
朝陽里
|
有應廟
內垵北漁港
|
內垵村
|
漁港碼頭
平台知識總數
7,539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