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歷史
人物
賢達
西嶼鄉
池東村
池東村人物
───
呂英俊
西嶼鄉
池東村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西嶼
小池角
(今
池東村
)人,
昭和11年
(1936)
出生於屏東,3歲時隨母親遷回
西嶼
。自小學業成績名列前矛,戰後在就讀
池東國小
五年級時就考入
馬公
初中,並順利完成
馬公高中
教育。
民國41年
(1952)
馬公高中
畢業後,曾任
竹灣國校
代課教師。
民國43年
(1954)
考入電信局,歷經報務員、報務班長、安全管理員等職務。
民國56年
(1967)
,接任電信局業務課長,任內負責籌劃改換自動電話工程,
民國64年
(1975)
馬公
地區首先完成市區自動電話改裝;翌年,開放
馬公
到台北、基隆、桃園、台中、中興新村、高雄等地用戶長途電話直接撥號業務,創下澎湖電信史上的新紀元。
-
民國67年
(1978)
接任電信局局長。同年7月31日,蔣總統經國先生來澎視察,強調要以「島離人不離」的精神建設離島。當時澎湖遷居台灣本島的居民已相當多,長途電話需求殷切,為了便利公眾通信,於是在
馬公機場
及電信局營業處(今中山路)各架設1具長途直撥公用電話,開啟了「藍色公用電話」(長途公用電話)時代。又在不到1年之間,克服人力與資源的困難,在各級離島間往來奔波,於
民國68年
(1979)
6月21日,提早完成「島島有電話」的目標,使澎湖成為台灣省第一個完成「村村有電話」的縣市。
民國72年
(1983)
又陸續完成澎湖各拖的自動電話改裝;
民國73年
(1984)
10月1日起提供電話裝設副機服務,開辨「高速真跡電赧」(圖文傳真);9月起開放通達世界45個大城市的國際電話與國際高速傳真電話、電報業務。
民國75年
(1986)
.因腦溢血而中風生病,辦理退休,於
民國86年
(1997)
1月20日病逝。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4輯|
2006年
)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潭邊漁港
|
潭邊村
|
建築
中屯漁港
|
中屯村
|
建築
張希文
|
赤崁村
|
人物
金泉泰造船廠
|
竹灣村
|
建築
共合造船廠
|
竹灣村
|
建築
竹灣養殖漁業
|
竹灣村
|
漁業
浮塭燈塔
|
風櫃里
|
建築
福德廟
|
大池村
|
寺廟
日式店屋
|
中央里
|
建築
軍方的電影
|
建築
半流礁
|
通梁村
|
島嶼
通梁漁港
|
通梁村
|
建築
跨海大橋
|
通梁村
|
建築
大礁
|
通梁村
|
島嶼
吼門
|
通梁村
|
地名
福安宮
|
鎮海村
|
寺廟
岐頭漁港
|
岐頭村
|
建築
中屯漁港
|
中屯村
|
建築
明新宮
|
城前村
|
寺廟
安宅里
|
安宅里
|
聚落
知識平台|影像總數
52,692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