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角人物誌(其二):獨留「紫雲」向黃昏-
小池角天才雕塑家黃清埕
-
2005年執教台南藝術大學的黃玉珊導演將她叔父黃清埕如流光耀眼傳奇的一生拍成台灣第一部以畫家為題材的電影─《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
-
黃清埕(
1912-
1943)
日本時代、大正元年出生於澎湖
小池角。幼時喜揑泥人、牛馬,就讀
小池角公學校時,受教同社人美術老師
劉清榮(日後留學日本熊谷美術研究所)賞識啟蒙。
1925年,13歲考入高雄中雄,沈迷作畫旋輟學;返澎入私熟,與秀才
劉承命習漢文。
-
1939年,17歲赴日考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
1940年,作品入選日本帝展;
1941年作品再獲帝展賞,受聘為日本雕刻協會會友同年在台南公會堂舉行個展(雕刻20件、洋畫9件)。
-
1943年應聘北平藝事任教,自日本横濱乘坐高千穗丸返台,在基隆外海遭美軍潛艦攻擊,黃清埕與鋼琴家女友李桂香(東京東洋音樂學校畢業)同船罹難,結束絢爛短暫的一生,時年方31。
-
黃清埕係繼黃土水之後,台灣早期雕塑家先驅。
1940年與顏水龍、黃瑞麟…等同好成立「台灣造型美術協會」。遺世作品《頭像》石膏原作,由高美館指定為館藏重要古物;油畫《烏衫查某》被喻為「台灣的蒙娜麗莎」。
-
黃清埕故居在今
池東村171號,舊宅三合院已拆除,獨留「紫雲」門樓,映照彩霞,令人不勝唏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