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治理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人物
旅外人士
類:
歷史
人物
藝術人士
區:
西嶼鄉
池西村
人物
時:
1902
(明治35年)
─
1981
(民國70年)
顯示更多....
時:
日治時期
明治
人物
時:
日治時期
大正
人物
時:
日治時期
昭和
人物
時:
戰後時期
戰後初期
人物
時:
戰後時期
戒嚴期
人物
───
劉清榮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出生在
一九〇二年
,取妻劉陳嫌,育有四子三女。會就讀於澎湖
西嶼
小池角公學校
的劉清榮畢業後即進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改為台北師範)公學師範本科就讀,畢業後於
民國十年
三月回鄉任教於
小池角公學校
,並栽培出著名雕塑家黃清呈先生。
-
三十多歲的劉清榮,因醉心於藝術於是東渡日本進入川端畫學校,後又進入熊谷美術研究所,受教於熊岡美彥,並甚獲賞識。期問,其作品曾多次入選當時極負盛名之東光畫會展。
民國二十七年
回台後,任教於高雄東園公學校(大同國小),三十二年轉任台大農學院,三十四年光復後接掌高雄市第十一國民小學(今前金國小),
民國三十六年
起任高雄市立女中(原淑德女子技藝公學校,今之新興國中)直至五十四年退休,退休後
民國五十四年
至六十六年,接任東方工專美工科教授兼主任,為培育藝術專業人才貢獻心力,貢獻教育長達五十年之久。
一九三六年
時曾以「靜物」入選第十屆台展,
一九三八年
再度以「靜物」入選第一屆府展,劉先生人物畫尤其傳神寫意、生動自然,在風格表現上深受西方印象畫派家與
西嶼鄉
熱情而奔放的海島環境所影響。
一九五二年
曾與畫界及教育界人士創組「高雄美術研究會」於
民國四十一年
舉行首屆會員作品發表會。於
一九五三年
、七一年先後,陸續成立「南部美術協會」、「高市美術協會」等,為推動台灣南部美術運動之重要角色,並得到「美術家校長」之美名。
-
劉先生旅居台灣後,平日常到美濃、六龜、旗山、旗津等地作畫,前後舉辦過三次個展,情於
民國七十年
九月以八十高齡逝世。逝世後,於七十年十一月曾舉辦遺作展。但八十一年五月宿舍一場大火將畫作、畫室焚之一炬,傳世作品變得極為有限,事後積禪藝術中心特別策展「永遠的校長畫家一劉清榮紀念回顧展」並巡迴於台北、台中、高雄、澎湖等地展出。
-
資訊引用|
西嶼鄉
志
(2005)
知識建檔|2021-12-05。知識更新|2024-06-23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龍身石敢當之碑
|
東衛里
|
碑石敢當
竹篙灣路
|
大池村
|
交通地名
下街仔
|
大池村
|
街巷地名
篩仔頂埔
|
大池村
|
高地地名
大埔
|
大池村
|
農業地名
頂寮
|
大池村
|
寮社地名
下寮
|
大池村
|
寮社地名
後溝
|
大池村
|
水源地名
彎弓
|
大池村
|
器物地名
隔仔尾
|
大池村
|
方位地名
妙廣寺
|
啟明里
|
佛廟
總鎮署
|
清領時期
|
長安里
|
行政機關
松島紀念碑
|
明治
|
啟明里
|
石碑
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
|
大正
|
龍門村
|
縣定古蹟
衛戍病院
|
明治
|
中興里
|
軍事建築
馬公棧橋通
|
復興里
|
交通地名
李王宮
|
水垵村
|
王爺廟
西衛王姓家廟
|
西衛里
|
家廟宗祠
法軍殉職紀念碑
|
光緒
|
風櫃里
|
石碑
萬人塚
|
風櫃里
|
墓葬地名
平台知識總數
7,691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