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許監督古宅記錄

影像分類:古厝  2023許監督古宅記錄|拍攝日期:2023-10-15(星期日)

許監督古宅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隱藏資訊

同義詞彙|鎖港許監督古宅
-
鎖港許監督古宅建於昭和19年(1944),時逢二次大戰末期,與左右兩棟古厝為同一時期建構,工法與飾件風格相近,展現手足相親,共榮共生的地方優良無形文化傳統,具歷史文化價值。
-
前亭上方並設有磚坪頂作為農漁收獲曝曬場域,門額橫批「吉星高照」,意寓萬事順逐好運到,為澎漁村傳統民家建築典型風格,表現地域風貌。本宅之門葉楹聯刻字書法字體秀逸,意涵深遠,配色雅正,展現庶民重視文風與簡樸自然的裝飾藝術特質,具民間藝術特色。建築坐北朝南,以硓𥑮石為主建材,厝角、過路、門豎佐以矩形玄武岩加強力學結構。大厝身的屋頂為硬山式兩坡屋面、中脊為平脊箍頭式(馬背),脊頭為圓頭,屋面以水泥瓦鋪設。正廳、左右二房、左右巷路(戶路)、間仔及天井地坪均為水泥砂漿地坪,亭的地坪為仿尺磚人字鋪面之灰刻撲面,四周以磨石子做邊。
-
建構融合傳統格局與日治時期水泥工法,門樓表面以水泥粉刷,細膩雕刻的泥塑雕花及洗石子浮雕裝飾與玄武岩石材構築,樸實中可見漢、和建築文化技術交融,裝飾水泥雕窗、門柱、堂號門匾富藝術特色。外牆的四個牆角均有澎湖傳統民宅的「吐交丁」砌法,以增強其結構的穩固性。許監督古宅與右宅之下方有防空壕相通,其動線由許宅右間仔相通至右宅之左間仔,為可容納十人以上的S型防空壕,是澎湖民居罕見的室內防空建構。
-
文字引用|文化資產叢書
知識建檔|2017-11-02。知識更新|2024-11-2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