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風災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同義詞彙|颱風
-
澎湖的颱風可謂頻繁,根據澎湖氣象站提供的資料顯示,民國47-91年(1958-2002)以來,直接對澎湖造成災害者共有99個颱風,依照表中所列歸納颱風路徑及其可能造成的傷害分析,大抵颱風路徑如果從澎湖西南方而來,其造成的災害較嚴重,另外據表中的統計顯示,颱風普遍集中在7、8、9三個月。然而每次風災所帶來的雨量卻不足以提供水庫的進帳,反而缺水頻傳。例如:民國83年(1994)強烈颱風提姆侵襲臺灣、澎湖,雖然為臺灣帶來大量的雨水,但是澎湖反而滴水未進;颱風更甚而影響臺水澎運工作的臺華輪無法正常運水,造成颱風之後嚴重缺水的怪象。而颱風所造成的損失有時也相當慘重。以民國48年(1959)的瓊安颱風、民國60年(1971)娜定颱風、民國75年(1986)韋恩颱風、民國91年(2002)的奇比颱風等對澎湖的傷害最重大,尤其瓊安颱風甚至颳起鹹風。澎湖雖然有這麼多次的風災侵襲,但是有時臺灣為風災肆虐,災情慘重,澎湖地區卻能遠避災禍,實與澎湖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歷次侵襲澎湖的颱風,達到中度颱風以上者相當多,可惜所帶來的雨量並不豐沛。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在南北緯5至15度的熱帶海洋上,由於高溫重濕,空氣及不穩定,因此易發展成中心氣壓極低的熱帶低氣壓風暴,東亞稱為颱風,大西洋、加勒比海一帶稱為颶風。東亞地區的颱風,多在中國南海及菲律賓東南方海面形成,而颱風前進方向以拋物線方式由東南趨向西北前進,接觸陸地後由於旋轉路徑及水量減少,颱風風力減弱,旋即消滅。颱風以近中心最大風速為判別代表,共分輕、中、強三級颱風。由於臺灣所處地理位置關係,每年都有許多颱風經過,並造成嚴重災害。
-
根據統計,從民國四十八年(1959)後共有45個颱風行經澎湖,當中有12個輕度颱風、19個中度颱風、14個強烈颱風。而由於地理位置及行徑路線的關係,使得颱風造成的損害在臺灣本島與澎湖地區大不相同,尤其是颱風行進路線,對於澎湖地區的影響有相當關鍵的作用。
-
颱颱風若侵襲臺灣本島,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會使侵台颱風中心受某種程度的破壞,當其接近時,其旋轉氣流常分成兩支,外圈氣流繞山旋轉,而內圈氣流則繞中心轉動。颱風愈行接近,圍繞颱風中心氣流愈見轉至外圍。故雖為強烈颱風,其中心一遇山脈,每意想不到的忽見強度驟減。澎湖地區因地形及位置關係,使有時臺灣風災肆虐,澎湖地區卻能遠離災禍。民國九十年(2001)利奇馬颱風及民國九十四年(2005)龍王颱風,都是穿過臺灣本島進入臺灣海峽後,迅速成為熱帶性低氣壓,對澎湖地區影響甚微。民國九十年(2001)中度颱風那莉侵襲臺灣,帶來大量雨水,使台北地區嚴重淹水,捷運鐵路系統癱瘓,但澎湖地區損害甚小,降雨量亦不多。
-
在颱風影響下,澎湖地區強風加重,有時會產生鹹風或焚風的情況,另颱風侵襲,會使交通受阻,如使台水澎運的台華輪停駛,反而造成澎湖地區在颱風後缺水的怪情況,這對於離島鄉如七美,會造成相當之影響。真正對於澎湖有直接損害的颱風,則為沿路線9及10特殊路徑前進者,如民國四十八年(1959)艾瑞絲颱風、民國六十年(1971)娜定颱風、民國七十五年(1986)韋恩颱風、民國九十年(2001)奇比颱風最具代表性,對澎湖七美地區造成的損害最嚴重。民國七十五年(1986)韋恩颱風自南海進入臺灣海峽,澎湖地區首當其衝,使漁船翻覆、農作物損害、澎湖與離島地區交通中斷。當時負責七美運補服務的明德輪在韋恩颱風侵襲下沉沒,物資無法送達;七美望安等離島發電,車輛皆面臨斷油,影響民生至鉅,在各種物資缺乏之下,七美有如孤島一般,飽受摧殘。而韋恩颱風由西南直撲而來,未受臺灣地形阻隔影響,風力高達68M/S,相當有破壞性。
-
民國九十年(2001)奇比中度颱風行進路線與民國七十五年(1986)造成澎湖重大損失的韋恩颱風的行進類似,由於強風雨大,成為澎湖繼韋恩颱風之後損失最為嚴重的一次颱風。奇比颱風造成七美與澎湖地區聯絡中斷,除物資補給受阻外,醫療也受影響。一名居住七美離島民眾遭強風自二樓吹落地面,由於海、空運交通受阻,無法後送臺灣本島就醫,延至六月二十五日凌晨不治。颱風過後,由澎湖防衛司令部及各駐軍單位,出動四千餘人次兵力,協助災後復原工作。而因風災失去聯繫的七美離島鄉,也由海岸巡防總局澎湖海巡隊警艇趕往馳援,運補相關民生用品,並搭載電信電力搶救物資,才使逐漸恢復。
-
七美地區雨量稀少,颱風為主要降雨來源。受到位置及地形關係,颱風對七美的損害並非如臺灣本島般嚴重,得視颱風行徑路線而定。若颱風由臺灣海峽直撲臺灣西部,如韋恩颱風及奇比颱風,則會帶給澎湖地區相當嚴重的損害,故防颱措施仍不可輕忽。
-
資訊來源|七美鄉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風之大而烈為颶,又甚者為台;颶則倏發倏止,台常連日夜。其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台;九月則北風初烈,或至連月為九降。過洋以二、四、八、十月為穩;二、四月少台,八月中秋十月小春,天氣多暖故也。然以餘官此兩載,丙年八月十八覆敗多船;丁年八月自初二日起風,直至月杪皆烈,中間稍靜者不過三、兩日耳。則八月中秋之說未敢盡信也。惟二月渡洋,最為第一。凡事得之耳聞,不如得之親見,此類是也。凡六月多台,九月多九降。台颶俱多挾雨而來,九降多無雨而風。


九瀛怪事生微茫,瘴母含胎颶母長。虹篷出水勢傾墮斷虹飲水,稱為破篷,主風,雲車翼日爭回翔雲如車輪,主風。須彌山下風輪張,獰悍熛怒天為盲;塕然於扶桑之木末,吞吐夫天地之巨洋。訇哮簸蕩鼓神力,不崇朝而周回於裸人之絕國、黑齒之窮鄉。䬅𩗓颫䫼無不有,一一堁堀塵飛揚。突如神兵交萬馬,崩若秦家天地瓦。颴飍起中央,沙礫盡飄灑。鰲身贔屭拄坤軸,羲轂軒軒欲回輠。怒鯨張齒鵬奮飛,涸鱗陸死鹽田肥。嗟哉!元龜入殼避武威,伏蟲盡蹂蹸。植物將誰依....


颶風起自東北者,必自北而西;自西北者,必自北而東;而俱至南乃息,謂之回南。凡二晝夜乃息。若不落西、不回南,則逾月複作。作必對時。日作,次日止;夜作,次夜止。颶風初起,有雷則不成。作數日有雷而止(同上)........台無定期,必挾大雨傾洞,拔木發屋,操舟最忌。惟得雷聲則止。占台風者,每視風向反常為戒。如夏月應南而反北,秋、冬與春應北而反南,旋必成台;其至也漸,人得而避之。或曰風具四方為颶。不知雖暴,無四方齊至;如北風,台必轉而東而南而西,或一、二日,或五、七日,是四面遞至,非並至也。颶驟而輕,台緩而久且烈。春風畏始,冬風慮終,南風壯而順,北風烈而嚴。南風時發時息,恐風不勝帆,故舟以小為穩;北風一發難止,恐帆不勝風,故舟以大為穩。海中之颶,四時皆發,夏、秋為多。台甚於颶,颶急於台。舟在洋中,遇颶可支,台則難受。蓋台風散而颶風聚也(同上)。


風之大而烈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則發止,颱常連夜。凡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九月則北風初烈,或至連月,為九降,⋯⋯三月二十三日媽祖颶後,應南風,白露後至三月皆應北風。若反常則宜防備。惟七月北風多主颱,六月有雷則無颱。諺云:六月有雷止三颱,七月一雷九颱來。

風速不同與名稱之差異各有區別,而且1、2、3、4月份吹的風稱為颶,5、6、7、8月稱為颱,諺云:「六月有雷止三颱,七月一雷九颱來。」其中所言大致與澎湖耆老蘇明新口述相符。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