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峰書繪對楣記錄

陳玉峰書繪對楣記錄|影像來源: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陳玉峰書繪對楣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此件文物為陳玉峰民國26年(1937)所繪之作品,畫工精細,保存尚稱完整,極具歷史意義及藝術價值。尺寸長177/寬36.5(公分),作品主題為雅石花鳥圖、隸書、蓮花蜂鳥。尺寸長213/寬35(公分),作品主題為菊花、仿鄭板橋體書法、梅花。
-
指定理由|
-
一、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陳玉峰為台灣近代極具代表性之彩繪名家,其作品有明顯臺澎地區日據到光復初期之彩繪風格。
-
二、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陳玉峰與子陳壽彜和潘春源、潘麗水兩對父子雙傑,共同構築了府城台南彩繪系統的兩大支柱。本作可對陳玉峰之藝業成長和彩繪發展的歷史提供佐證。
-
三、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
(一)本組對楣作品之一為中段「仿鄭板橋六分半書」,左右以菊、梅為題,六分半書是陳玉峰後來融合慣用書體,此可為其已經善書的例證,藝術和文化成就極高。
-
(二)本組對楣作品之一為中段隸書體書法作品,左右分別以牡丹和蓮花為題。隸書體書法工整有勁,藝術和文化成就皆高。
-
(三)本組對楣秋菊、冬梅,春牡丹和夏蓮,屬傳統古典的四季題材,畫面花鳥寫意生動酣暢,彷如紙本之作。
-
四、具有珍貴及稀有性:陳玉峰彩繪作品隨著寺廟拆除或重修,流傳者已不多。
-
五、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陳玉峰完成三官殿作品時,年約38歲,本作連同三官殿同批其他作品,正好見證陳玉峰在日本實施皇民化運動停筆前,個人面貌已具,且日後擅長嫻熟的技法,在此時已臻成熟,具有歷史研究和定位的價值。
-
文字引用|國家文化資產網
知識建檔|2025-04-10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