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人物
旅外人士
區:
湖西鄉
西溪村
人物
時:
1899
(明治32年)
─
1985
(民國74年)
顯示更多....
時:
日治時期
明治
人物
時:
日治時期
大正
人物
時:
日治時期
昭和
人物
時:
戰後時期
戰後初期
人物
時:
戰後時期
戒嚴期
人物
───
洪合義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湖西鄉
西溪村
人,生於日治
明治32年
(1899)
,卒於
民國74年
(1985)
,享年87歲。父親洪諒,母親洪呂壹,育有4男1女,洪合義為次男。
大正5年
(1916)
湖西第一公學校
畢業,曾經在
西溪北極殿
學過小法,並能將〈龍虎山咒〉倒背如流,其步罡深獲眾人讚賞。
大正14年
(1925)
洪合義來嘉義阿里山以鋸木、搭板模維生,最後遷至嘉義後火車站一帶小澎湖聚落。並以小法素養幫忙擔任保正的親戚鄭強家中的神壇,深獲居住於此地的澎湖鄉親所敬重。但不幸住家毀於二次大戰末期的美機空襲,
民國36年
(1947)
遷至高雄市,次年進入高雄港務局擔任臨時工,因勤奮工作再升任工事課工程隊擔任木工,以迄
民國54年
(1965)
退休。
民國42年
(1953)
西溪鄉
親在高雄市鼓山區建廟,名為鼓山
北極殿
,並與故鄉母廟保持良好互動。
民國61年
(1972)
母廟重修時洪合義受聘回澎湖
西溪北極殿
協助訓練小法,當母廟來臺灣與交陪寺廟聯誼時,也會安排相關神轎及扛轎班人員來共襄盛舉。洪合義畢生將其所學法術及金錢投入建設鼓山
北極殿
,妻紅蔡罕,育有3子4女,子洪周旋繼承父志繼續主持該廟。
-
資訊引用|《
湖西鄉
志》
知識建檔|2020-05-09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湖西鄉志下冊
|
第327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去日化:墓塚、碑碣、匾聯改年號的時代
|
戰後時期
|
規章禁令
改築東明宮記
|
昭和
|
潭邊村
|
石碑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捐献金芳名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簡誌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水漂將軍墓塚:內垵人的慈悲與大愛
|
戒嚴期
|
內垵村
|
墳墓
鄭枝賞:教育家與植物標本製作家
|
明治
|
通梁村
|
教育者
明明五百十三
|
諷喻諺語
跨海大橋紀念碑
|
戒嚴期
|
通梁村
|
石碑
赤崁仔路
|
赤崁村
|
交通地名
洪燈煌
|
明治
|
池西村
|
教育者
瓦硐張氏家廟紀念館
|
瓦硐村
|
家廟宗祠
改築東明宮記
|
昭和
|
潭邊村
|
石碑
水漂將軍墓塚:內垵人的慈悲與大愛
|
戒嚴期
|
內垵村
|
墳墓
西嶼第四公墓
|
大池村
|
殯葬
萬善同歸
|
戒嚴期
|
重光里
|
墳墓
萬善廟
|
昭和
|
案山里
|
有應廟
陳文石
|
明治
|
沙港村
|
文人
天后宮
|
明代
|
中央里
|
國定古蹟
鄭枝賞:教育家與植物標本製作家
|
明治
|
通梁村
|
教育者
泰靈殿
|
東石村
|
王爺廟
平台知識總數
7,78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