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誘錢鰻、siânn錢鰻
-
錢鰻是澎湖人對裸胸鯙通稱。裸胸鯙是屬於硬骨魚綱、鰻目、鯙亞科的錢鰻,裸胸鯙屬於珊瑚礁海域中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因無胸鰭而得名。由於生活在珊瑚礁海域,所以魚體色彩相當豐富,晝間都棲息在洞穴內,尾部盤捲,僅露出頭部在外,夜間則出洞覓食,它那血盆大口及滿嘴利牙是捕捉食物的利器。其凶殘的習性,已威脅到從事海洋活動的人們。錢鰻在咬住獵物的皮肉後,常做旋轉撕裂,使傷口很難復原。
-
聰明的漁人設計了一套「先誘後捕」的絕活來對付狡猾的錢鰻。唌(siânn)錢鰻的時間主要以3月到8月間,水溫回暖時最適合,每月的農曆12~16日、26~30日大退潮時下海,尤其是乾潮反漲,南流行起之時。
-
本縣沿海珊瑚礁底質發達,
石滬又多,裸胸鯙的種類應屬不少,喜棲珊瑚洞的黑斑裸胸鯙,喜棲滬岸洞的雷福氏裸胸鯙,骨頭少口感較佳的花鰭裸胸鯙,肉質細膩的伯恩斯裸胸鯙,都是的唌(siânn)錢鰻高手喜愛的鰻種。
-
文字來源|澎湖縣文化局終身學習網站
-
在
西嶼沿海珊瑚礁處、
石滬的孔隙洞穴常棲息著「錢鰻」。錢鰻雖然經年都有,不過多天水溫低,錢鰻均懶洋洋捲縮於礁岩縫隙中,活動性極低,不好誘捉。當春、夏到來,水溫回升,就是捕錢鰻的季節到了。由於錢鰻多躲在潮問帶下部的港墘、
石滬縫隙的洞穴中,因此每月農曆十二到十六日,二十六日到三十日的大退潮時分,是最佳下海誘捉的時機。捕捉錢鰻俗稱「誠錢鰻」,需有特殊的工具與俐落明快的動作。除了準備臭肚魚、白帶魚、鶴鱵、章魚等作誘餌與魚簍之外,最重要是一套誘捕的工具,一支以鐵絲、藤條爲主,末端綁魚餌及魚鉤工具的軟釣:一支約三尺長的竹片桿,一端綁上鐵彎鉤的硬釣;一支三尺長,一端削尖,另一短綁上細繩的錢鰻捅和小刀。
-
誠錢鰻的方法爲在錢鰻有細線的一端綁上誘餌(鱠魚肉),作爲誘餌的魚頭必須朝內,然後憑著經驗找尋錢鰻居住的洞穴,讓魚在石洞前晃,試探引誘錢鰻。
-
引誘時必須小心,要握緊錢鰻捅,因錢鰻會猛然咬上誘餌向後拖。這時將換上軟勾,鉤上魚餌,依序在洞口作引誘的動作,錢鰻嘴饞,將不察而吞下魚餌,這時軟勾上的鐵彎鉤將勾住鰻角嘴下顎,錢鰻就很難逃脫了。
-
接著就握著軟勾,用力將錢鰻拖出洞外,因錢鰻身體軟曲,力氣很大,不易拖出,所以爲防軟勾的力道不夠,一般都一手再握起硬剉,鉤住錢鰻的鰓部,以防軟勾力量不夠而脫落。
-
這時被鉤住的錢鰻張大了嘴,誘者將再拿起錢鰻捅,以圓頭的那一端,伸進錢鰻腹內,錢鰻將無法蜷彎身體而曲盤在石洞內,如此已算大功告成了,但仍須小心,錢鰻嘴利,故將錢鰻放入簍內時,需用小刀切斷錢鰻頭,以防被咬傷或爬出起。
-
文字引用|
西嶼鄉志
知識建檔|2018-04-29。知識更新|2025-06-20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