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仔城

凱仔城|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凱仔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凱仔城
-
赤土仔下鼻尾之間地區稱為凱仔,發音類似閩南語中魚簍的發音,為內、外垵居民撿拾螺貝類食物的場所。
-
文獻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外垵村凱仔城
-
位於往西嶼燈塔的澎6號道右側有處地名稱為凱仔,外垵人稱呼裝漁獲的竹簍為凱仔(khai-á),澎湖大山嶼多稱呼為khá。此地取名為凱仔,與其地勢風水形似竹簍有關。凱仔一帶山勢陡峭,目前有水泥路可通往下方海岸,緊鄰凱仔城的澎6號道築有水泥牆一座。凱仔以北的扳從頭(把總頭=pétsáng頭)一帶,潮水沿著海岸,上下交會形成「八卦流」,一天之中,水流的方向時而東,時而西,變化莫測,形成魚類洄游的聚集點。尤其冬季鰆魚和梳齒群聚於此,往往一次放網就可捕獲大量的鰆魚,如同捧金入袋,因此有「金窟」之稱。
-
村民在凱仔這個地方以玄武岩石塊堆砌了兩道石牆稱為「凱仔城」,凱仔城兩道石牆相會交疊之處設置一個通口,稱為凱仔門。然而,凱仔城此地並無住家,亦非耕地,外垵居民為何在此地替興建凱仔城?地方口耳相傳此與羅王的指示有關。
-
清朝時代溫王宮請王,有一次請到大千歲羅王(農曆2月27日誕辰)。大千歲羅王一降壇就附身於乩童,指示村民要修建凱仔城:「外垵地形是個畚箕穴,此穴非常好,易生財聚財,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凱仔這個地方,破了一個洞,使得錢財留不住。如同裝魚的凱仔(khai-á)一般,破個洞魚都跑走了。因此,必須砌一座石牆把這個缺口補起來,錢財才能滾滾而來,堆積在社內,不再外流」。村民謹遵羅王的話,馬上動員民丁堆砌凱仔城,故稱為「羅王砌凱仔城」。凱仔城蓋完後,果然連續幾年漁獲都是大豐收,且村民無災無難,豐衣足食,為了感念羅王,村民乃雕塑羅王神像奉祀。
-
凱仔城位處山坡,堆疊的石塊時有崩落,則由外垵村的民丁負責修復,許剛毅老師的父祖輩便曾經搬運石頭參與修復凱仔城。凱仔城北側,水泥通道的入口處,溫王宮於此設置石碑一座,可惜文字漶漫不清難以辨識。此石碑極可能為興建凱仔城時同時設置鎮煞碑於此,石碑文字雖然不明,然尚有水泥基座與竹符,顯然祭祀活動尚存。
-
#感謝許剛毅老師口訪
-
#感謝許有志校長現勘
-
#本文係參考外塹小地名的故事增補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10-29。知識更新|2020-12-2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