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類:
首頁
宗教
信仰
───
佛教
〈 層級:第
3
層分類 〉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義詞彙|齋教
-
澎湖開拓初期並無僧尼佛寺,
胡建偉
的《澎湖歌》有「不崇佛教絕僧尼,寺觀禪林目未覩」之句。到了
道光年間
似乎媽祖宮的住持開始由僧人充當;
道光12年
(1832)
澎湖大飢,興泉永兵備道
周凱
到澎勘災時,曾遺詩文數首,其中之一是「贈媽祖宮住持轉文」,詩中有「法相西來只此僧」,並加註曰「澎湖只此一僧」;至
道光25年
(1845)
前後,媽祖宮之住持僧由法號「信昭」者任之,今宮中東西壁上各有一碑即由其具名。其後是否續由僧人接掌目前尚無資料可稽,但日治中期(約
1910年
代)媽祖宮的住持也還是由和尚擔任。這些駐錫於媽祖宮的僧人,大概就是
媽宮
及澎湖地區佛法最早的播種者。
-
文字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宗教志)
-
澎湖以海為田,討海維生,三餐不能缺魚,加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孝道觀念深植人心。所以佛教發展甚遲,
澎湖紀略
作者
胡建偉
的《澎湖歌》有「不崇佛教絕僧尼,寺觀禪林目未載」之句,可見澎湖開拓初期並無僧尼佛寺,直到清末民初始有齋堂佛寺出現。
-
文字引用|
湖西鄉
志
知識建檔|2025-07-20。知識更新|2025-10-25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二宗教志
|
第146頁
湖西鄉志中冊
|
第412頁
延伸知識|
▲隱藏連結
佛廟
|
寺廟
澎湖縣|
中國佛教會臺灣省澎湖支會
|
人民團體
民國39年(1950)左右,廣慈法師前來澎湖,掛單於馬公觀音亭,接引不少虔誠的善男信女皈依佛門。觀音亭在廣慈法師的駐錫下 ....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紅羅開蠻寺重建落成碑記
|
解嚴後
|
紅羅村
|
石碑
菓葉靈法寺碑銘
|
戒嚴期
|
菓葉村
|
石碑
廟宇重修與重建
|
寺廟概述
水仙宮重建落成碑記
|
解嚴後
|
潭邊村
|
石碑
東明宮重建記
|
戒嚴期
|
潭邊村
|
石碑
中西村西寮代天宮歷次修建紀要
|
解嚴後
|
中西村
|
石碑
中寮代天宮沿革暨重建記要
|
解嚴後
|
中西村
|
石碑
永安宮重建沿革碑記
|
解嚴後
|
鼎灣村
|
石碑
沙港廣聖殿修建碑記
|
戒嚴期
|
沙港村
|
石碑
沙港土地公前北極殿重修碑記
|
戒嚴期
|
沙港村
|
石碑
王船祭祀
|
王爺信仰
玉聖殿
|
明鄭時期
|
白坑村
|
玉皇廟
天后宮
|
雍正
|
湖西村
|
媽祖廟
安良廟
|
雍正
|
龍門村
|
王爺廟
廟宇重修與重建
|
寺廟概述
水仙宮重建落成碑記
|
解嚴後
|
潭邊村
|
石碑
東明宮重建記
|
戒嚴期
|
潭邊村
|
石碑
中西村西寮代天宮歷次修建紀要
|
解嚴後
|
中西村
|
石碑
中寮代天宮沿革暨重建記要
|
解嚴後
|
中西村
|
石碑
永安宮重建沿革碑記
|
解嚴後
|
鼎灣村
|
石碑
平台知識總數
7,77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