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警政
財稅
基建
軍事
遊憩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文化
族譜
劉姓
區:
白沙鄉
講美村
講美村族譜
時:
清領時期
乾隆
乾隆族譜
時:
清領時期
嘉慶
嘉慶族譜
───
講美劉姓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港尾劉姓
-
港尾
劉姓有兩支。
港尾社
始祖劉雪,乾隆中期,徙澎(原籍不詳);另一劉氏始祖劉元吉、
劉元成
兄弟,
嘉慶年間
,自福州、海山(今平潭島),徙澎。
-
資訊來源|
望安鄉
志
-
始祖阿七祖的聖母傳奇
-
劉元成
清
乾隆49年
出生
(1785)
,海山人(今福州市平壇島)。
嘉慶年間
與兄劉元吉、劉元亨移居
媽宮
火燒坪
,以居積致富。見刻薄成家者,多出不肖子,領悟(人生寄也,多資奚為)的道心,出數千金為各廟香資。今尚存(
施公祠
重修捐餉銀碑記)、(喜助
天后宮
香油碑記)、(喜助
海壇
大祖碑記)、(
觀音亭喜助香油碑記
)四碑。俱見於
施公祠
中庭、
天后宮
正殿、
海壇館
壁間、
觀音亭
廟前廣場!
-
道光26年
(1846)
,
劉元成
67歲,始購屋遷徙
港尾社
(今
講美村
),以飴養天年!
道光29年
(1849)
去世,享早70歲。惟今
港尾
劉氏裔孫皆已徙台!
-
劉元成
裔孫劉文章口述:嘗聽聞其祖母言,其先祖人稱(阿七祖),係
港尾
首富,家道鼎盛時,有帆船數艘往來台廈澎湖間經營貿易!繁華時,在
媽宮
(西河堂)附近有瓦店13間,後因帆船遇颶風沈沒,家道始中落!
-
綜論
劉元成
一生,生前購屋捐銀為各廟香資,並濟助澳中窮困者,其義行固足表彰!傳至裔孫,亦有一段(歸化聖母)的傳奇故事!
-
據屏東、佳冬鄉塭仔庄(祖師廟碑文)載:水仙祖師澎湖、
白沙鄉
人氏,姓劉,名全予。民前33年
(1879)
,因帆船行經海峽遇風罹難,漂流至此顯化興乩救世;後水流公認本村慈慧宮天上聖母為主神,威靈顯赫!
-
按此段碑文所述與劉家裔孫口傳故事,事實頗相近!(附載:據
觀音亭喜助香油碑記
中所載
海壇
元成即澎湖監生劉克成,知悉
劉元成
、劉克成係同一人!
劉元成
有兄弟七人,因排行第七,故名七官)!
-
資料來源:劉文章口述 人物考証:高啟進 蔡光庭
知識建檔|2017-11-13。知識更新|2024-01-21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望安鄉志中
|
第71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隘門辨務署
|
明治
|
隘門村
|
行政機關
大山澳務署
|
明治
|
興仁里
|
行政機關
湖西庄役場
|
日治時期
|
湖西村
|
行政機關
曰治時期的戶政
|
日治時期
|
戶籍
白沙郵局
|
戒嚴期
|
赤崁村
|
郵政
西嶼郵局
|
戒嚴期
|
池東村
|
郵政
東石垃圾掩埋場
|
解嚴後
|
東石村
|
掩埋場
紅羅垃圾掩埋場
|
解嚴後
|
紅羅村
|
掩埋場
第六公墓納骨堂
|
解嚴後
|
中西村
|
公墓
手拋網
|
傳統漁法
望安鄉姓氏分布
|
望安鄉
|
祖籍與姓氏
二戰後移民潮及姓氏分布
|
戒嚴期
|
祖籍與姓氏
日治時期日人移民及姓氏分布
|
日治時期
|
祖籍與姓氏
清代移民及姓氏分布
|
清領時期
|
祖籍與姓氏
清領前移民及姓氏分布
|
明代
|
祖籍與姓氏
16世紀末澎湖最早的氏族
|
萬曆
|
祖籍與姓氏
東衛石雕公園
|
解嚴後
|
東衛里
|
公園
白沙郵局
|
戒嚴期
|
赤崁村
|
郵政
西嶼郵局
|
戒嚴期
|
池東村
|
郵政
郵政大樓
|
戒嚴期
|
長安里
|
郵政
平台知識總數
7,366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