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南鐵砧嶼、鐵砧礁、鐵砧、味銀嶼
-
它位於
西嶼坪嶼西北方約400公尺處,退潮面積約1.5公頃,最高點24公尺。是由兩支屹立於海蝕平台上的巨大海蝕柱構成,因狀似鐵砧而得名。這些岩礁全是堅硬的火山角礫岩,均是燕鷗候鳥棲息與繁殖的場所,著名的鳳頭燕鷗(屬稀有的海鳥),便是鐵砧嶼的常客。兩海蝕柱位西南隅,一大一小,其較大者稱「砧」,最高點約17公尺,兩柱之東為一片較低平的岩礁,高度約3公尺。西北方有一礁稱「鐵砧頭」,東邊有一礁名「東勢塭仔」,二礁與鐵砧之間均有狹窄海溝,小船亦不能通過。鐵砧冬季盛產紫菜。
-
資訊來源|臺灣地名辭書(澎湖縣)
-
鐵砧嶼位於
西嶼坪嶼西北方約400公尺處,主要是由兩矗立於海蝕平台的海蝕柱所構成,島上全為堅硬的火山角礫岩。
-
資訊來源|
望安鄉志
-
鐵砧位於
頭巾嶼與
西嶼坪嶼之間,由火山角礫岩組成。從海上可見具有一大一小的海蝕柱,較大的海蝕柱可清楚看到傾斜狀的層理;由某一角度觀看,形似女子頭部,故有女王頭之稱;春夏之季是燕鷗候鳥棲息與繁殖的場所,在岩壁上可發現許多燕鷗候鳥所留下的蹤跡,巡航經過時常可發現成群的候鳥在島附近飛舞,是觀鳥景點之一。
-
資訊來源|臺灣國家公園網站
知識錯誤回報八鬬之旁澳嶼甚多,……在南者曰頭巾嶼、鐵砧礁
當東、西二嶼平之下流者,乃味銀嶼(波流甚急,紅彞時通商諸番金寶滿載而歸,船多磕破於此;土人善水者,入水尋銀。故名)...蓋間或無天塹之險(如狗沙嶼、岑圭嶼、味銀嶼、鋤頭增嶼是也)
味銀嶼【相傳紅毛捆載過此,船多擊破,土人入水探銀,故名。《邑志》未載】
沒銀嶼〈潮流湍急,舊作味銀。相傳紅毛時,海舶嘗擊碎於此,土人沒水探銀,因名。〉
鐵砧嶼:在廳治南水程七十里。上有石板三、四丈如攻鐵之砧,故名。
味銀嶼:在廳治南水程七十里。相傳紅毛捆載過此,船擊破,土人入水探銀,故名。
南鐵砧嶼(距廳治水程九十里)
陳銀嶼,在澎之南,相傳洋船嘗碎於此,土人入水探銀,鄉音乎為味銀。嶼因此名(參「府志」)......大山嶼之南:......南鐵砧嶼(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