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澎湖文獻資料庫
05|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查詢
歷史
建築
港埠碼頭
交通
海上交通
港埠碼頭
馬公市
啟明里
啟明里建築
───
漁人碼頭
馬公市
啟明里
閱讀時間 ──
1
分鐘內
馬公
第一、
第二漁港
自從
馬公第三漁港
興建之後,就漸漸失去了原來的產業功能;
民國88年
(1999)
,縣政府開始進行第一、二漁港的轉型再造。主體工程包括沿岸邊規劃銜接
第一漁港
與
第二漁港
的漁人碼頭,木棧道、公共藝術;在
民國90年
(2001)
10月27日啟用之後,已成為深具特色的水岸再發展區。
民國91年
(2002)
3月,縣政府又推動全縣第一件公共藝術計畫,提撥辦理
馬公
第一、
第二漁港
再發展工程的部分經費,在
第一漁港
入口處(復興哨)規劃設置了一件命名為「海洋之母」的公共藝術。翌年在面積約36平方公尺的基地上,以數學符號「∞」圖案,樹立在海堤上,利用旋轉恆動,來表達海洋性格,及無限偉大,恆久寬容,孕育蒼生萬物的意涵,以彰顯澎湖以海立縣的特殊意象(劉丁乾2002:30-31)。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澎湖各村里繞境鎮符列表
|
法師乩童
劉府將軍廟
|
復興里
|
寺廟
溝仔
|
許家村
|
地名
田溝
|
許家村
|
地名
河仔溝
|
許家村
|
地名
重華堂:小池角陳姓宗祠
|
池東村
|
建築
銀同誥封定國將軍劉文珍墓碑
|
光榮里
|
文物
昭和18年(1943)大改葬
|
故事
東遊紀略:沙港鄉陳桂屏的詩文
|
沙港村
|
人物
化雨春風:陳鑑堂略傳
|
沙港村
|
人物
通梁村
|
通梁村
|
聚落
保安宮
|
通梁村
|
寺廟
魑魅魍魎碑
|
後寮村
|
厭勝物
後寮村
|
後寮村
|
聚落
城前村
|
城前村
|
聚落
瓦硐村
|
瓦硐村
|
聚落
火燒坪蔡姓
|
光明里
|
族譜
湖東村
|
湖東村
|
聚落
湖西村
|
湖西村
|
聚落
東衛里
|
東衛里
|
聚落
知識平台|影像總數
50,964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