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澎湖圖書供應發展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文化事業中書局與印刷廠的數量,是評估一個地區文化發展的重要指標,清領時期本縣即有書院、書塾之設,書肆對圖書流通的貢獻自不待言。日治以後,漢學研究之風頗盛,新式教育也陸續開辦,因應文化水準的提升、就學人口的增加,圖書供應業也逐漸發展。戰後迄今,各項建設有長足的發展,圖書供應事業隨著文化建設的推動,亦有相當的進步。
-
日治時期,最早開設的書局是日籍商人坂井今太郎所創設的坂井書店,販售日文圖書暨學校圖書。之後本縣人士創立的「金自成商會」專賣圖書兼營文具,其規模不下於坂井書店;另外本縣人李長流於日治末期,開辦「タツミ屋」,既販賣書籍,也兼營小說之出租。
-
戰後「タツミ屋」更名為「新民書局」(後又改稱「三民書局」),擴大營業範圍;「金自成商會」,也因業務擴張,改設「青年書局」;之後「永樂書局」、「一新書局」相繼成立;另外馬公市區的有志商會、藍木商行、魯豐文具店及西河堂也有圖書的販售。
-
1970年代前後,書局激增,大新書局、大千書局、大眾書局、大同書局、中華書局、國華書局陸續成立,建國日報社也附設黎明文化服務中心。眾多書店的加入,使本縣民眾的精神食糧不虞匱乏,而書籍的流通,也更為迅速。目前營運中的書局有一新、大同、大眾、大新、中華、吉客多、北辰書城、臺大書坊、金自成商會、雅文書城、新學友書香中心、學廬書局等,大抵而言,書店多集中於馬公地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文化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