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隘門金恩主傳奇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對一般的信眾來說,神具有靈性,其靈性是跟著神像走的,不同的神像擁有不同的神明,因此請錯神像,代表的即是廟中神明的更換,對虔誠的信眾而言是很重大的事情,隘門村就發生一件請錯神像的事。
-
金恩主是隘門村所供奉的神明之一,供奉以來相當靈驗,一直保佑村民。但神像經過時間的損耗,身上漆快掉光。村民便將金恩主的神像送至雕刻店重新整理一番(俗稱剃面)。此時正巧大倉村供奉金恩主的神像亦送去整理,兩村將神像送至相同的店。傳說隘門村的金恩主料到會有請錯神明的事,特地迎回神像的前晚,托夢給負責請神的人,叮嚀明天請神時,左邊嘴角有顆痣才是本尊。請神當天,負責人仔細觀察神像左邊嘴角是否有痣,但始終看不到痣,只見一隻蒼蠅在神像前時飛時停,但它停的地方總是在其中一尊神像的左邊嘴角上,因此認定此尊是隘門村的金恩主。但同去的村民卻嫌棄這尊神像較醜,便選擇較漂亮的神像回去。傳說大倉的金恩主沒有隘門村的靈,但請回隘門的金恩主後,原本大倉村的人數,很少超過一百人。因為村裡常有個婦人來行乞,只要她一出現,三日內村中必會少一個人,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直到請示隘門村的金恩主後,才發現原來婦人是鳳精的化身。金恩主叫村民在3日內找一個新乩童,要求擺設香案,後來在大倉村西北方洞內挖出鳳骨,金恩主指示把鳳骨火化,從此大倉村民才得以平靜的過日子,人口數不斷增加。大倉村請到靈驗、法力高強的金恩主為他們掃平村中的精怪,使得村民得以安居樂業。而隘門村則因貪圖外表的美麗,間接將靈驗的金恩主轉往大倉村,成為蒙受損失的一方。
-
文字引用|湖西鄉
知識建檔|2025-11-28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