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虎井觀光遊憩設施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虎井從日治晚期被列為馬公港外的防衛據點之後,島嶼週圍的柱狀玄武岩海崖都因為附近有軍隊駐防而被列為禁區,而難以發展觀光。到民國80年(1991)左右西山的駐軍陸續撤離之後,翌年才由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虎井西山規劃為休閒度假區(雕塑公園),規劃面積廣達50公頃,準備對外開放參觀。民國83年(1994)虎井的旅外鄉親陳英傑為了配合澎管處虎井雕塑公園規劃曾由大陸山東的泰山運來一批石材,在西山修建一座慈恩亭及一尊高達4公尺的漢白玉觀音神像(照片3-46),來做為虎井的觀光地標。
-
虎井西山比較大規模的建設始於民國92年(2003),當年由澎管處投資了16,000,000元,開始進行「虎井遊憩區服務設施工程」,除了對所謂的南進指揮所進行整建之外(照片3-47),還增設了公厠、涼亭,及設置體能訓練區、步道、解說牌和植栽。翌年澎管處又斥資12,370,000元,在虎井西山增建賣店、涼亭、停車場等設施;民國94年以後澎管處又陸續投資10,900,000元,分3年在西山進行環境整理、步道串連、駁崁及機車位整建、廣場及街道舖面改善等工程。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六輯|虎井里桶盤里
-
備註:南進指揮所一說,已被證實是錯誤資訊。
知識建檔|2025-05-11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