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歷史
人物
仕宦
七美鄉
海豐村
海豐村人物
───
許自看
七美鄉
海豐村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民國十年
(1921)
生,
海豐村
東崎頭
聚落人,母親為鄭家莊族人,故幼時於大舅
鄭碾
先生的私塾受業讀書。
日治時期
曾離鄉隨其四舅至高雄學習日本料理,因對烹調有天分加上手巧心細,很快便出師,擔任日本人經營之料亭料理長師傅,收入頗豐。在二戰尾聲時接收頂起東家餐廳,後因臺南、高雄大轟炸開始,遂結束在臺灣本島的生意,返鄉避戰。回鄉後,因任事勤勉可靠、且識字能文,寫得一手好字,光復後受聘於鄉公所,歷任主計員、科員,至
民國六十三年
(1974)
自鄉公所退休。許自看因多年歷練公職,知曉知識能帶來的開闊眼界與未來性,故十分重視其子許進豐之教育,總是對其勤加勉勵督促,並期盼兒子能夠好好念書受教,日後能返鄉為故鄉服務,其後果然成為
七美
最年輕的鄉長。許自看亦是位於
海豐村
東崎頭
聚落許家古厝的翻修起造者,維持祖輩流傳下的典型閩南式三合院建築。此古厝於
民國十四年
(1925)
興建,先建大厝身及東廂房上半部充當廚房,光復後
民國卅五年
(1946)
再擴建東廂房下半部、西廂房、中亭及正面門牆、門樓,
民國四十八年
(1959)
夏天,翻修全體屋頂之紅瓦至今。其間雖有強風侵襲部分毀損,但都以原儲存之磚品抽換、填修,而能返原貌,包含山牆、馬背、花磚、壁磚、雨漏、門樓等,都保持相當良好。門樓上「福緣善慶」出自《千字文》、「安且吉兮」出自《詩經唐風第九篇》,語意吉祥恬淡自得,不僅傳達了對子孫的祝福勉勵也可看出其治家理念;防風與防盜的石刻窗框則透露著當年的環境;內部廂房外牆為細緻的洗石子工法,都幫後人留存了
七美
建築史重要的一筆。(訪談對象:子許進豐、媳林麗玉)
-
資訊引用|續修
七美鄉
志(
2023年
)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隱藏連結
續修七美鄉志
|
第601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乞龜射虎西瀛風
|
藝文
旅日企業家:港仔尾許天乞
|
許家村
|
人物
世公:港仔尾第一位乩童許有世
|
許家村
|
人物
飛彈部隊
|
許家村
|
建築
海海人生海為田:澎湖海洋產業的糾葛
|
漁業
第一秋芳爛有光:澎湖的天人菊
|
植物
白沙海園
|
鎮海村
|
建築
紅羅劉姓
|
紅羅村
|
族譜
紅羅許姓
|
紅羅村
|
族譜
鎮海城址
|
講美村
|
建築
大嶼社曾姓
|
七美鄉
|
族譜
毛常嶼
|
鳥嶼村
|
島嶼
北礁
|
鳥嶼村
|
島嶼
雞善嶼
|
北寮村
|
島嶼
浮塭燈塔
|
風櫃里
|
建築
仙人掌
|
植物
第一秋芳爛有光:澎湖的天人菊
|
植物
李王宮
|
水垵村
|
寺廟
鎮南廟
|
水垵村
|
寺廟
蔡廷蘭
|
興仁里
|
人物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7,128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