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影像分類:
神轎
瓦硐南天廟清道光神轎|
影像來源:陳英豪。拍攝日期:2019-01-15(星期二)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文物
一般古物
區:
白沙鄉
瓦硐村
文物
區:
瓦硐村
寺廟
南天廟
時:
1839
(道光19年)
時:
清領時期
道光
文物
───
瓦硐南天廟清道光神轎(殘件)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聯絡資訊|
▲隱藏資訊
地址|
884白沙鄉瓦硐村1鄰40-1號
同義詞彙|清道光神轎
-
時間:
1839年
-
木雕神轎,已拆解,正面轎匾墨書「山西夫子」,左右框陰刻「道光拾玖年桂月置」、「本鄉弟子張騰賚酬」,多處雕花脫落佚失;兩側面上半有窗框,框兩側透雕博古圖,下半部浮雕板為螭虎戲球;背面同樣有窗框,兩側為螭虎團爐,下半部為鳳凰。
-
指定理由|
-
一、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澎湖宮廟信仰興盛,大小活動活絡,此神轎年代久遠,為瓦峒宗教信仰史實之見證。
-
二、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
瓦硐張姓
家族,自古至今皆為顯族,本神轎寄附張騰賚,為監生,清代知名仕紳,熱心參與地方公益。
-
三、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本組神轎雖是殘件,仍可組成,窺見清代信仰儀禮器物之風貌。雖非本地手藝,卻具備工藝水準與提供澎湖購選能力的佐證。
-
四、數量稀少者:清代末期神轎尚稱精美,傳世不多,左右框陰刻「道光拾玖年桂月置」及「本鄉弟子張騰賚酬」,人、時俱確,尤為可貴。
-
文字來源|國家文化資產網
知識建檔|2021-05-21。知識更新|2024-06-14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文件下載|
▲隱藏連結
公告文件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潭邊石滬漁業
|
潭邊村
|
石滬
重修二興宮碑記
|
大正
|
二崁村
|
石碑
小池淨水場
|
大池村
|
水源
外垵養牛場
|
外垵村
|
畜牧發展
內垵遊憩區
|
內垵村
|
遊憩園區
二崁埤塘
|
二崁村
|
水井水池
二崁養羊場
|
二崁村
|
畜牧發展
小門遊憩區
|
小門村
|
遊憩園區
小門菜宅
|
小門村
|
農業設施
魚塭養殖
|
二崁村
|
水產養殖
保定宮
|
港子村
|
關帝廟
馬公第一公墓
|
重光里
|
殯葬
安宅石滬漁業
|
安宅里
|
石滬
草樹仔尾
|
重光里
|
植物地名
重光石滬漁業
|
重光里
|
石滬
通梁石滬漁業
|
通梁村
|
石滬
東衛滬
|
東衛里
|
石滬地名
岐頭石滬漁業
|
岐頭村
|
石滬
五天宮
|
光緒
|
橫礁村
|
待分類廟
中屯石滬漁業
|
中屯村
|
石滬
平台知識總數
7,68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