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宗教
法師乩童
法師乩童科儀
───
造橋過限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廟中主神聖誕之日,法師率領小法做過
操營、結界
後,常接著做造橋過限的儀式。其意乃由法師作法建造一座平安橋,信徒過橋即是一種通過儀式,象徵不幸或霉運都留在橋的彼端,過橋後將獲得幸福平安。
-
造橋的法術極為繁複,法師先要準備七尺二(也有用十二尺者)青布一塊(也有加用白布及黑白相間花格布的),青布上須以粉筆從頭至尾畫上一符;長板凳一條(有些廟已經訂製易於拆卸結合的簡易橋狀木結構物),四腳依方位貼上不同色紙的符(即東青、南赤、西白、北黑及橋頭的中黃);另須備銅錢156個(也有用120個的)、紙糊之橋頭及橋尾將軍各一尊(也有糊山神、土地者)、金銀紙錢各1斗、白米2碗、牲禮、茶、酒以及龜、桃等物。
-
小法唱的咒語除請神的數首外,從種棉、棉的成長過程、採棉、紡紗、織布、買布過程都一一唱出,還要依照咒文做出相應的動作;其次還要召請
五營
神兵來造橋,再來是開路關、十二生肖及四季逐一唱唸過橋過限;其中有唱的、有口白對答的,對答中更夾有插科打諢。造好的橋有的是將布舖於橋架或象徵橋的板凳上,有的是布置於橋下(若有白布則青布覆於白布上;花格布係代表橋上的青石板);橋頭及橋尾各有一紙人,是橋頭將軍與橋尾將軍;銅錢在作法時以每疊12個分置青布的符上,符上有七星,每個代表星的圓圈內各置一疊,其餘三疊置符頭、三疊置符尾。
-
橋造好後信徒可排隊依序過橋,當從橋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時,法師會在其背蓋上廟的大印,從此厄運留於橋的彼端,神明將祐其平安順遂。有些法師也會在過橋時配合「割鬮」;法師先以金紙畫好替身,信徒中有一年中身體多病或災厄連連的,可取替身折好以紅絲線掛於項下,過橋時法師執七星寶劍把於橋頭,見有戴替身者即以寶劍斬斷絲線,所有替身帶著原本佩帶者的不吉也被割除。替身最後將集中焚化,所有戴替身者過橋時都要送法師一個紅包,其他人則免。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宗教志》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二宗教志
|
第54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乞龜射虎西瀛風
|
藝文
旅日企業家:港仔尾許天乞
|
許家村
|
人物
世公:港仔尾第一位乩童許有世
|
許家村
|
人物
飛彈部隊
|
許家村
|
建築
海海人生海為田:澎湖海洋產業的糾葛
|
漁業
第一秋芳爛有光:澎湖的天人菊
|
植物
白沙海園
|
鎮海村
|
建築
紅羅劉姓
|
紅羅村
|
族譜
紅羅許姓
|
紅羅村
|
族譜
鎮海城址
|
講美村
|
建築
陳府將軍廟
|
太武村
|
寺廟
西寮代天宮
|
中西村
|
寺廟
吉貝公館
|
中央里
|
建築
白沙海園
|
鎮海村
|
建築
後寮許氏家廟
|
後寮村
|
建築
許蒼頡
|
許家村
|
人物
土地公廟
|
鎖港里
|
寺廟
乞龜射虎西瀛風
|
藝文
世公:港仔尾第一位乩童許有世
|
許家村
|
人物
港仔尾許姓
|
許家村
|
族譜
知識平台|影像總數
53,526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