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產業
漁業
水產養殖
西嶼鄉
竹灣村
竹灣村漁業
───
竹灣養殖漁業
西嶼鄉
竹灣村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廣沿海『箱網養殖漁業』,所謂『箱網養殖』即是利用自然海域以人工飼育魚類的一種方法,簡單的說,就是人們將魚養在海中,而定時去餵食。當然,首先必需在海中以網圍成如箱子的形狀,並綁上保麗龍浮桶,如此一來,那些被飼養的魚兒就可自由地在自然海域中活動了。
-
竹灣
內海因為海域廣大、風平浪靜、水深適中、水流暢通,所以是一個天然的優良養殖港灣。因此自
民國六十四年
起,政府即選定本村許有終先生進行實驗箱網養殖,但箱網養殖並不普及。
-
因為當時
竹灣
的漁民大都在港灣內養殖牡蠣,直到後來扁蟲為害,把辛苦養殖的牡蠣吃光,使得漁民血本無歸。漁民遭此打擊,才將原來棄置的、養殖牡蠣用的浮筒、繩索、錨研究發展,改良為箱網養殖場。箱網養殖造就了
竹灣
漁業的第二春。目前有六家養殖場(江庸、有慶、宗盛、博海、雄偉、宗順)從事養殖工作。他們和水產試驗單位、海專、海洋大學及民間魚苗孵化埸合作,使得魚苗的來源、魚病的防治、魚飼料的配方等技術日漸進步,他們引進各種洗網機、起重機、飼料攪拌機等機械來節省人力,並且隨時研究改進作業的流程,挪威的養殖技師也和他們探討養殖的心得。朝向專業努力是他們的方向。
竹灣
的養殖戶所養的高級魚類,如嘉魶、石斑、鱸魚、紅干、青嘴等,大都在本地銷售,他們供給
馬公
各餐廳及外燴辦桌用的活海鮮,也供給菜市場及家庭主婦用的高級魚。箱網養殖為
竹灣
的漁業打開了一條活路。也為
竹灣
留住了一批青壯村民,使
竹灣
人口外流情形獲得改善。更為後代子孫留下克服困難的最佳榜樣。
-
引用來源|
竹灣國小
網頁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海海人生海為田:澎湖海洋產業的糾葛
|
漁業
第一秋芳爛有光:澎湖的天人菊
|
植物
白沙海園
|
鎮海村
|
建築
紅羅劉姓
|
紅羅村
|
族譜
紅羅許姓
|
紅羅村
|
族譜
鎮海城址
|
講美村
|
建築
榮耀故里:許明祿與港仔尾26號民宅
|
許家村
|
人物
扶鸞:許家村敦化社興善堂
|
許家村
|
法師乩童
烏崁陳姓
|
烏崁里
|
族譜
湖西村辛氏佳城
|
湖西村
|
文物
李王宮
|
水垵村
|
寺廟
鎮南廟
|
水垵村
|
寺廟
蔡廷蘭
|
興仁里
|
人物
白沙海園
|
鎮海村
|
建築
威靈宮
|
五德里
|
寺廟
中宮廟
|
東安村
|
寺廟
環海徵靈匾
|
東安村
|
文物
許家下社西宅房祖厝
|
許家村
|
建築
紅羅蔡姓
|
紅羅村
|
族譜
紅羅陳姓
|
紅羅村
|
族譜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7,124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