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澎湖文獻資料庫
05|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查詢
衛生
疾病防治
疾病與死亡
───
死亡現象
澎湖縣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民國74年
(1985)
澎湖統計要覽上開始有主要死因統計,民國74與75
(1986)
二年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是腦血管疾病(中風),排名第二的是惡性腫瘤(癌症),
民國76年
(1987)
以後迄今惡性腫瘤成為第一死因。腦血管疾病在
民國76年
以後長期居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只有
民國91年
排名第三),意外事故與心臟病則經常在排名第三與第四間相互激盪,
民國77年
(1988)
與
民國91年
(2002)
心臟病曾是第一死因。糖尿病長期排名第五。
民國78年
(1989)
之前每年死於惡性腫瘤者平均在110人以下,
民國81年
(1992)
陡升為162人,
民國83年
(1994)
之後均高於171人,
民國89年
(2000)
之後平均每年超過200人死於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起伏不定,多時達120人(
民國75年
),少的只有48人(
民國91年
)。意外事故每年死亡人數大多在50至70之間,近3、4年稍降,平均低於50人。心臟病的死亡人數在40至50人之間升降,糖尿病在
民國82年
(1993)
以前均不超過30人,
民國83年
(1994)
以後明顯上升,從40餘人到5、60人之多。
-
男女的死亡現象有明顯差別,以
民國86年
(1997)
至92年
(2003)
的統計來看,每年的死亡人口中約60%為男性,40%為女性,這個比例幾乎是年年如此,毫無起伏。男、女性死亡原因中相同處在於均以惡性腫瘤居首,腦血管疾病居次,但男性死因中意外事故常排名在第二、三或第四位,女性死於意故之排名通常在第五順位或之後。心臟病在男女死因中的排名差距不大,通常在第三、第四位,最近兩年則同時竄升為排名第二位。
-
惡性腫瘤(癌症)近20年來已成為臺灣疾病中的頭號殺手。依
民國86年
至92年的統計來看,死於
肝癌
者排名第一,肺癌次之,男性死於
肝癌
者多於肺癌,女性正好相反,多數第一死因為肺癌。胃癌與結腸直腸癌在第三、第四伯仲間,男性的胃癌死因排在結腸直腸癌之後,女性則相反,真是男女有別。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衛生志》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延伸知識|
隱藏連結
喪禮
|
習俗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澎湖各村里繞境鎮符列表
|
法師乩童
劉府將軍廟
|
復興里
|
寺廟
溝仔
|
許家村
|
地名
田溝
|
許家村
|
地名
河仔溝
|
許家村
|
地名
重華堂:小池角陳姓宗祠
|
池東村
|
建築
銀同誥封定國將軍劉文珍墓碑
|
光榮里
|
文物
昭和18年(1943)大改葬
|
故事
東遊紀略:沙港鄉陳桂屏的詩文
|
沙港村
|
人物
化雨春風:陳鑑堂略傳
|
沙港村
|
人物
龍門村
|
龍門村
|
聚落
通梁村
|
通梁村
|
聚落
保安宮
|
通梁村
|
寺廟
魑魅魍魎碑
|
後寮村
|
厭勝物
後寮村
|
後寮村
|
聚落
城前村
|
城前村
|
聚落
瓦硐村
|
瓦硐村
|
聚落
火燒坪蔡姓
|
光明里
|
族譜
湖東村
|
湖東村
|
聚落
湖西村
|
湖西村
|
聚落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6,969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