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車沙窟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位於「大湖」東邊,緊鄰「大湖」。自早以來該地就是沙地,居民都到那兒採沙當建材。因為長期採擷,現已無沙,呈凹下窪地。旱季全乾涸,雨季則積水。因為採沙(台語音「車沙」),逐漸下凹成窟,故名「車沙窟」。
-
文獻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位於「湖裡窟」的西北側,明末清初時是海,而不是陸地,形狀為南北向長條形。地名辭書說: 自早以來該地就是沙地,居民都到那兒採沙當建材。因為長期採擷,現已無沙,呈凹下窪地。旱季全乾涸,雨季則積水。囚為採沙(台語音「車沙」),逐漸下凹成窟,故名「車沙窟」。其四周的土地稱為車沙窟腳。「死窟」一帶,,明末時也是海港,有停泊船隻,後來沖積變成沙地。台灣光復後,李玉林縣長執政時為了試種稻米,在湖西苗圃東側挖掘一直徑約26多公尺圓形水塘,深10多公尺,在開挖工程中,挖到船隻的碇索,粗約4台寸左右,還有像孩童用浴盆大的硨磲貝,由此即可證明車沙窟、死窟一帶,早期是海港。
-
文字來源|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知識建檔|2017-07-25。知識更新|2021-10-19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