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事件
水師班兵海難
時:
1783
(乾隆48年)
時:
清領時期
乾隆
事件
───
1783綏字十一號海難事件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1783綏字拾壹號海難事件
-
清代
乾隆四十八年
九月二十四日(西元
1783年
10月19日),福建澎湖水師左營的「綏字十一號」(綏字拾壹號)戰船,從廈門航向台灣,卻從此杳無音訊,據信是在海上遭遇風浪而沉沒。船上22人推定全數溺斃,軍械也盡數遺失在大海裡。事後,相關官員依照往例,對於在海上因公遭風而亡故的官兵給予撫卹,並另外建造一艘新的綏字十一號補充本船損失,但據稱因為亡故官兵遍布各省,到各省挨家挨戶的查訪耗時,而且直隸省的文書具結作業遲遲未完成,直到
乾隆五十九年
(1794)
才結案,距離本船沉沒已有11年之久了。
-
遇難的綏字十一號船員名單如下:
-
管隊1人:汪得榮。
-
水兵21人:蘇國用、林世雄、呂得恩、陳良、張士龍、洪得榮、曾福生、劉得祿、林生老、鄒連捷、曾慶元、黃碧受、翁得芳、康得良、楊福、康時茂、楊得龍、康祥瑞、廖得功、汪得章、王振英。
-
文獻紀錄|
-
「署理閩浙總督印務兼理鹽課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世襲散秩大臣騎都尉臣覺羅吉慶謹題,為呈請挨查事。
-
該臣看得澎湖水師協標左營綏字拾壹號船在洋遭風飄沒,由營呈報,前署水師提督羅英笈移咨,經前督臣富勒渾行司確查,竝咨各省挨查,各在案。兹據福建布政使伊轍布詳稱,准前護澎湖協副將陳大鵬移據左營遊守呈稱,本營綏字拾壹號船派撥管隊汪得榮等貳拾貳名管駕前赴廈門,渡載
班兵
,往返更換,於乾隆肆拾捌年玖月貳拾肆日在廈門出口過臺,遭風飄沒,備造沉失器械、溺故目兵花名各清冊由該營將備出具印結移送。又准據閩省沿海各營縣并奉准江蘇、山東、廣東、浙江各省院憲咨覆確查,竝無綏字拾壹號船飄收到境,各取結到司覆查。綏字拾壹號船派撥渡載
班兵
往返更換,在洋遭風飄沒,所有船隻同沉失器械應准動項造補,淹沒目兵汪得榮等貳拾貳名聽候部議賞卹,轉造清冊,同送到各結一并詳請具題,并聲明此案因各省挨查取結,是以詳題稍遲。等情。前來。臣覆查無異,除冊結送部外,臣謹會題請旨。」
-
覺羅吉慶〈為呈請挨查事〉,
乾隆五十九年
三月三日(
1794年
4月2日)
-
資訊引用|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書序號0065022。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ihp-neigedk-0000100011-0065022.txt〉
-
作者|吳令丞
知識建檔|2022-07-19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三官吟首描金地木刻對聯
|
大正
|
陽明里
|
楹聯
陳玉峰繪竹林七賢大楣
|
昭和
|
陽明里
|
一般古物
陳玉峰雙面繪八仙渡海大楣
|
昭和
|
陽明里
|
一般古物
銅條(MGG-M-11)
|
復興里
|
一般古物
銅條(MGG-M-10)
|
復興里
|
一般古物
黃褐釉澀圈墨書青瓷碗器底
|
復興里
|
一般古物
曾竹山陶瓶
|
復興里
|
壺瓶
小池角關帝廟〈本鄉旅臺寄附芳名列下〉記事牌
|
池西村
|
記事牌
畫花安平壺
|
復興里
|
壺瓶
朱錫甘雕人物大楣
|
昭和
|
沙港村
|
一般古物
藍木
|
同治
|
重慶里
|
藝術人士
藍木製銅鑄宣爐
|
大正
|
啟明里
|
爐類文物
東衛呂姓
|
崇禎
|
東衛里
|
呂姓
小池角關帝廟〈本鄉旅臺寄附芳名列下〉記事牌
|
池西村
|
記事牌
牛膦鞭煏破狗母鍋
|
飲食諺語
朱錫甘雕人物大楣
|
昭和
|
沙港村
|
一般古物
朱錫甘書繪壁板
|
大正
|
沙港村
|
一般古物
澎湖縣議會
|
戰後初期
|
中興里
|
議政
第一賓館
|
昭和
|
中興里
|
官舍
險礁
|
赤崁村
|
九十島礁
平台知識總數
7,482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