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先祖由唐山渡海而來所建。內供奉福德正神為主神,並配祀岳府、薛府千歲等神。據
鳥嶼當地居民傳說,土地公是第一位前往
鳥嶼開墾的人,也是全臺最大的土地公廟。
民國72年(1983)農曆11月11日,由村民籌資2,160餘萬元重建,
民國76年(1987)農曆10月落成至今,為村民宗教信仰的中心,而伴隨著信仰的發達,傳統小法的學習在島上蔚為風氣,在師傅的歷代相傳下,島上的男孩子多少都會一點小法儀式,並形成特殊的情感交流團體。
-
資訊來源|重修
白沙鄉志
-
廟宇碑記:本宮肇建於清
乾隆二十年仲冬,距今已有二佰四十餘年歷史。先民由唐山渡海來台,乘風破浪,披荊斬棘,擇此
鳥嶼以棲身,島上風光明媚,鳥語花香,魚產豐饒,民風純樸,百姓以海為田,孜居樂業。行船討海之際,有感波濤洶湧,疾風駭浪,得託神明之庇護,使風帄浪靜,滿載而歸。 宮內供奉福德正神,威靈顯赫,德澤群黎。岳府千歲暨薛府千歲諸神聖,威名遠播,香火鼎盛。後廟
金山殿供奉保生大帝,醫理精湛,更是遐邇聞名,各方善亯前來膜拜者眾。 福德宮由原小廟經多次重修整建,蛻變而今巍巍廟孙,莊嚴富麗。重建於
民國七十二年農曆十一月十一日施工,至今
民國七十六年農曆十月全部竣工。總工程費新台幣貳仟壹佰陸拾餘萬元。後廟
金山殿重建於
民國八十六年農曆三月二十六日施工,至
民國八十六年農曆八月十日竣工。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