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開拓
治理
時:
首頁
清領時期
───
清代之澎湖棄留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清廷在擊敗鄭氏之後,有所謂的臺灣棄留問題。澎湖自明代以來,派兵遊守,驅逐荷蘭人,對於澎湖為中國領土的立場自無疑問,而清廷也延續此一立場。所需要討論的是,大一統政府未曾管轄過的臺灣。對於臺灣棄留問題,意見分歧,「以留恐無益,棄虞有害,各議不一」。認為應放棄臺灣者,以臺灣「廷議以其孤懸海外,易藪賊,欲棄之,專守澎湖」,即是將澎湖與臺灣分開討論,以澎湖為海防前線,而退回到明朝對於澎湖的觀點。攻臺功臣施琅,具有實戰經驗,力主應保留臺灣。在其著名的〈恭陳臺灣棄留疏〉中,施琅認為臺灣野沃土膏、物產豐富,可供給日用所需,且臺灣已有相當之人口,如要徙民棄地,以有限的船隻,也要費時數年。即使徙民,難保不成為逃兵閃民聚集為亂之地,且洋人遊走海外,船大堅壯,必定窺伺臺灣。此外,施琅再就澎湖與臺灣在防禦上的關係,而有以下論述:
-
如僅守澎湖,而棄臺灣,則澎湖孤懸汪洋之中,土地單薄,界于臺灣,遠隔金廈,豈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是守臺灣則所以固澎湖。臺灣、澎湖,一守兼之。沿邊水師,汛防嚴密,各相犄角,聲氣關通,應援易及,可以寧息。況昔日鄭逆所以得負抗逋誅者,以臺灣為老巢,以澎湖為門戶,四通八達,游移肆虐,任其所之。我之舟師,往來有阻。今地方既為我得,在在官兵,星羅碁布,風期順利,片帆可至,雖有奸萌,不敢復發。
-
由上述可知,施琅認為澎湖離金廈較遠,而距臺灣較近,在土地物產的限制下,不易獨守澎湖。一旦臺灣被占,澎湖反而成為其門戶,如鄭氏即能以有限的兵力,力抗清廷數十年。施琅認為澎湖與臺灣應一體防禦,主要是海防安全為出發,而與其歷史經驗有關。明代對於澎湖,雖有論及設寨實邊,或許是顧及耗費過多,而僅止於遊兵巡守。鄭氏在臺期間,對於澎湖並未長期屯駐大軍,清廷要跨海作戰人員與船艦之整備費時,如探知清軍異動,始抽調增防澎湖,警戒解除則回臺屯墾,澎湖無異於海上堡壘。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建檔|2017-10-31。知識更新|2017-11-06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第127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蘇銀河
|
人物
張動九
|
人物
阮觀智
|
人物
呂耀堂
|
瓦硐村
|
人物
蔡豐盛
|
湖西村
|
人物
葉惠
|
馬公市
|
人物
黃見享
|
馬公市
|
人物
中華民國柒拾伍年伍月貳玖日建造廟埕稅現款紀念牌
|
菓葉村
|
文物
菓葉北極殿碑銘
|
菓葉村
|
文物
威震武當、保境安民、威靈顯赫、北極功高、同沐聖澤、保境佑民、神恩顯赫、帝靈顯雄、威震北極、北極帝闕
|
菓葉村
|
文物
菓葉北極殿碑銘
|
菓葉村
|
文物
神威顯赫、威靈顯耀、有求必應、神光永佑
|
通梁村
|
文物
北極殿
|
菓葉村
|
寺廟
小赤崁林姓
|
小赤村
|
族譜
小赤村
|
小赤村
|
聚落
小池角黃姓
|
池東村
|
族譜
池東村
|
池東村
|
聚落
東凹內
|
成功村
|
地名
福發鐵工廠
|
重慶里
|
製造業
打釣仔
|
製造業
平台知識總數
7,301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