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清代之澎湖棄留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清廷在擊敗鄭氏之後,有所謂的臺灣棄留問題。澎湖自明代以來,派兵遊守,驅逐荷蘭人,對於澎湖為中國領土的立場自無疑問,而清廷也延續此一立場。所需要討論的是,大一統政府未曾管轄過的臺灣。對於臺灣棄留問題,意見分歧,「以留恐無益,棄虞有害,各議不一」。認為應放棄臺灣者,以臺灣「廷議以其孤懸海外,易藪賊,欲棄之,專守澎湖」,即是將澎湖與臺灣分開討論,以澎湖為海防前線,而退回到明朝對於澎湖的觀點。攻臺功臣施琅,具有實戰經驗,力主應保留臺灣。在其著名的〈恭陳臺灣棄留疏〉中,施琅認為臺灣野沃土膏、物產豐富,可供給日用所需,且臺灣已有相當之人口,如要徙民棄地,以有限的船隻,也要費時數年。即使徙民,難保不成為逃兵閃民聚集為亂之地,且洋人遊走海外,船大堅壯,必定窺伺臺灣。此外,施琅再就澎湖與臺灣在防禦上的關係,而有以下論述:
-
如僅守澎湖,而棄臺灣,則澎湖孤懸汪洋之中,土地單薄,界于臺灣,遠隔金廈,豈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是守臺灣則所以固澎湖。臺灣、澎湖,一守兼之。沿邊水師,汛防嚴密,各相犄角,聲氣關通,應援易及,可以寧息。況昔日鄭逆所以得負抗逋誅者,以臺灣為老巢,以澎湖為門戶,四通八達,游移肆虐,任其所之。我之舟師,往來有阻。今地方既為我得,在在官兵,星羅碁布,風期順利,片帆可至,雖有奸萌,不敢復發。
-
由上述可知,施琅認為澎湖離金廈較遠,而距臺灣較近,在土地物產的限制下,不易獨守澎湖。一旦臺灣被占,澎湖反而成為其門戶,如鄭氏即能以有限的兵力,力抗清廷數十年。施琅認為澎湖與臺灣應一體防禦,主要是海防安全為出發,而與其歷史經驗有關。明代對於澎湖,雖有論及設寨實邊,或許是顧及耗費過多,而僅止於遊兵巡守。鄭氏在臺期間,對於澎湖並未長期屯駐大軍,清廷要跨海作戰人員與船艦之整備費時,如探知清軍異動,始抽調增防澎湖,警戒解除則回臺屯墾,澎湖無異於海上堡壘。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建檔|2017-10-31。知識更新|2017-11-06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