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宋代對澎湖之認識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有關宋代澎湖的記載,乃繫於「毗舍耶」侵入的問題,其中可略窺當時對於澎湖的認識與澎湖的實況。南宋乾道7年(1171),被稱為毗舍耶的島夷到達澎湖,強行收割島上作物。泉州知府汪大猷於是遣兵戍守澎湖,並造屋兩百間,以防止毗舍耶的再次侵擾。樓鑰所著的《攻媿集》錄有〈敷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一文云:「(乾道7年)四月起知泉州,到郡遇事風生,不勞而辦,郡實瀕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忽為島夷號毗舍邪者奄至,盡刈所種。他日又登海岸殺略,禽四百餘人,殲其渠魁,餘分配諸郡。初則每遇南風,遣戍為備,更迭勞擾,公即其地,造屋二百間,遣將分屯,軍民皆以為便,不敢犯境。」
-
另在周必大《文忠集》所收錄的〈神道碑〉一文,則云:「海中大洲號平湖,邦人就植粟、麥、麻。有毗舍耶蠻,揚颿奄至,肌體漆黑,語言不通,種植皆為所穫。調兵逐捕,則入水持其舟而已。俘民為鄉導,劫掠近城赤洲。於是春夏遣戍,秋暮始歸,勞費不貲。公即其地,造屋二百區,留屯水軍,蠻不復來。」由上述可知,在澎湖的漢人已是定居的生活形態,且應該已定居相當時日,並種植麥、麻、粟等作物。毗舍耶以澎湖為跳板,由於澎湖居民熟知大陸沿海的航路,毗舍耶乃擄人為嚮導;如遇官兵清剿追捕,則操舟逃逸。
-
嘉定11年(1218),真德秀的〈申樞密院措置沿海事宜狀〉:「永寧寨,去法石七十里。初乾道間,毗舍耶國入寇殺害居民,遂置寨于此。其地闞臨大海,直望東洋,一日一夜可至彭湖。彭湖之人,遇夜不敢舉煙,以為流求國望見,必來作過。以此言之,置寨誠得其地。」〈汪大猷行狀〉、〈神道碑〉均稱澎湖為「平湖」,此文則首次稱澎湖為「彭湖」。另述及,有一「流求國」與澎湖煙火相望。大正6年(1917),日人藤田豊八在〈南蠻之來襲〉中,認為「平湖」與「澎湖」為同音異字。毛一波由音韻解釋:平可作旁音讀之。彭音滂,本與「旁」通,旁即是滂。澎之字音也是從旁字而來,是故平與澎為同音異字。
-
嘉定14年(1221),王象之的《輿地紀勝》載有「環島三十六:自泉晉江東出海間,舟行三日抵彭湖嶼,在巨浸中」,為最早稱彭湖三十六嶼者。此外,在《輿地紀勝》中,引用〈陸守修城記〉云:「泉距京師五十有四驛,連海外之國、三十有六島,城內畫坊八十,生齒無慮五十萬。」「陸守」是指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泉州府知事陸藻,〈陸守修城記〉所述的「三十有六島」,在缺乏佐證下難以確認為何地,如果是指澎湖,則對澎湖地理環境的記載或許可以上溯至北宋末年。
-
另有三段相似的記載。寶慶元年(1225),趙汝适《諸蕃志》:「毗舍耶,語言不通,商販不及,袒裸盱雎,殆畜類也。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取其國密邇,煙火相望,時至寇掠。其來不測,多罹生噉之害,居民苦之。」馬端臨《文獻通考》:「琉球國,居海島,在泉州之東,有島曰彭湖,煙火相望,水行五日而至。」《宋史》:「流求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曰彭湖,烟火相望。」然而,對於澎湖與周邊關係之記載卻有差異,《諸蕃志》將澎湖記載於毗舍耶國條之後,《文獻通考》與《宋史》則將澎湖記於流球(求)國。此問題可能是《諸蕃志》雖成書較早,現時所見卻為明代《永樂大典》所收錄,而明代的流球已開始向中國朝貢,編修者乃將澎湖移於毗舍耶之後。
-
據許雪姬之研究推估,汪大猷駐兵澎湖之時,造屋200間,此種為戍防而建的屋舍稱為「寨屋」,通常同時居住士兵全家,如以1屋5人計算,加上澎湖原有之住民,推估當時的人口可能約有兩千人左右。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