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桶盤簡易自來水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桶盤嶼的面積只有0.3439平方公里,島上缺水的情形比附近的虎井嶼嚴重。根據日本人的調查,昭和10年(1935)桶盤可以飲用的水井有4口。戰後桶盤里的民生用淺水井雖然增加為6口,但是居民仍然常因為水源不足,而飽受缺水之苦。
-
民國67年(1978)省環境衛生實驗所補助580,000元,由鎮公所辦理桶盤里簡易自來水工程招標。民國69年(1980)縣政府又在基層建設方案中補助1,940,000元,在桶盤里開鑿1口深水井;翌年再補助696,000元,委由省自來水公司設計,進行桶盤簡易自來水相關設施的改善工程(照片3-29)。民國83年(1994)蘇文弘當選桶盤里里長之後,向來訪的宋楚瑜省主席爭取設置海水淡化廠,以徹底解決供水問題。翌年桶盤海水淡化廠竣工(照片3-30),雇用里民蘇全盛、蘇德成、蘇王美哖、蘇洪淑芬等4人負責管理,每天以一人值勤6小時的方式,24小時不停的運轉,製造淡水供居民使用。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6輯)
知識建檔|2025-05-10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