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馬公市第三衛生所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義詞彙|慢性病防治所
-
民國61年(1972)7月衛生局在忠孝路的前衛生院房舍增設附屬的結核病防治所,民國69年(1980),遷入衛生局於馬公市忠孝路1號新建的辦公廳舍。結核病防治所由衛生局局長兼任所長,下設預防、治療、總務三組,由防治所醫生、衛生局課長兼任,另設醫師、公共衛生護士、技術員、檢驗員、事務員各一人,開放門診,免費治療。民國74年(1985)結核病防治所遷到西文里118-2號,民國78年(1989)2月更名為澎湖縣慢性病防治所,同時遷回中正路115號的衛生局辦公大樓一樓,民國84年(1995)又遷回西文里118-2號迄今(洪文源、葉茂生2005:443)。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7輯)
-
馬公市第三衛生所從慢性病防治所舊時代醫療體制,徹底轉型為新時代居家整合照護趨勢,從時空壓縮所帶來特殊醫療需求,早期療育與長期照護需求速度驟升,乃因人口結構、疾病型態等改變所造成,更是現代社會重要變遷的一環。因應時代變遷、早期療育人口服務量增加及人口老化醫療服務之殷切,已籌劃組織轉型與再造,將慢性病防治所辦理廢止,於108年1月1日正式衛生所為『馬公市興仁衛生所』,因機關命名備受地域侷限性,以致民眾對服務內容易產生混淆,造成推廣不夠全面性等多重問題自109年(2020)1月1日起正式修正更名為馬公市第三衛生所,以服務更廣泛轄區,讓更多民眾能受惠。
-
文字引用|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網頁
知識建檔|2021-11-22。知識更新|2025-01-19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平台知識總數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