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文物
一般古物
類:
歷史
文物
爐類文物
區:
馬公市
西文里
西文里文物
區:
西文里
西文里寺廟
祖師廟
───
文澳祖師廟石香爐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1、圓口直壁微鼓,平底下三足,黑色,火成岩類石。爐口置有白鐵漏斗形的內爐,用來增加香爐之插香面積,爐身減地陽紋刻有團花捲草紋,三足為螭虎吞腳。
-
2、根據研究,臺灣石香爐整體造形來看,清代石香爐係以四足的展耳方爐為主;
日治時代
以後則流行三足圓爐和圈底圓爐兩種。比較清代與
日治時代
石香爐造形的差異,可發現後者除了圓體造形數量增多,即便是方爐,爐身亦從斜直之輪廓線朝向曲弧線條、強調器腹飽滿之形態發展。雖不排除清代石香爐亦有圓體者,但
日治時代
圓體造形的比例才大幅提高。
-
3、臺灣常見石爐多是方體、展耳為主要造形,而
文澳祖師廟
這件無年款的石爐,不僅造形獨特,形狀也相仿
文澳城隍廟
嘉慶二十四年
石香爐。具有年代與造形上面的代表意義。
-
指定理由|
-
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見證清代宮廟祭祀儀式之物件。
-
2、具有藝術造或科學成就:此爐石為材,高僅10公分,分配爐身和爐足,並雕鑿傳統紋飾,尤其三足螭虎吞腳,既現石材的堅實,又呈巧拙之趣。
-
3、數量稀少者:圓形石香爐數量不多。
-
文字引用|國家文化資產網
知識建檔|2024-04-24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大厝內
|
紅羅村
|
地名
許周素雲
|
馬公市
|
人物
李益女
|
馬公市
|
人物
劉培初
|
人物
蘇銀河
|
人物
張動九
|
人物
阮觀智
|
人物
呂耀堂
|
瓦硐村
|
人物
蔡豐盛
|
湖西村
|
人物
葉惠
|
馬公市
|
人物
許周素雲
|
馬公市
|
人物
李益女
|
馬公市
|
人物
吳玉
|
西安村
|
人物
劉培初
|
人物
呂耀堂
|
瓦硐村
|
人物
張動九
|
人物
蘇銀河
|
人物
蔡豐盛
|
湖西村
|
人物
葉惠
|
馬公市
|
人物
黃見享
|
馬公市
|
人物
平台知識總數
7,30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