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澎澎灘紀錄

2023澎澎灘紀錄|拍攝日期:2023-09-11(星期一)

澎澎灘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砱仔、活龍灘
-
澎澎灘相關地理位置在鳥嶼西南方,是座受海流作用影響而堆積出的天然沙洲島,為珊瑚碎屑、貝殼等構成的離岸沙洲,皆為白色沙灘,形狀狹長但大小常隨潮汐起落而改變面積,宛若一條白色巨龍蜿蜒在海中嬉遊,所以又稱為「活龍灘」,大退潮時會與鳥嶼相接。
-
此處是燕鷗選擇的棲地之一,每年4月至10月,沙洲上有為數眾多的保育鳥類燕鷗在此繁殖、棲息,東側目前已規劃四分之三面積作為海鳥保護區,禁止遊客進入,以免破壞保育鳥類生存,讓這裡成為賞鳥者的天堂。附近海域也是從事水上活動的熱門景點,因此提供四分之一做為觀光遊憩之用,讓遊客在暢遊水上活動之餘,亦能欣賞鳥類的自然生態,而成為觀光與保育雙贏的好例子。
-
作者|洪清林老師
-
古語形容世事變化,常會用「滄海桑田」,意思是由滄海轉變為可以耕種的桑田,其間不知要歷經多少歲月。鳥嶼附近的澎澎灘(又稱活龍灘)即是現代版的滄海桑田實例。早期的澎湖輿圖中,並沒有澎澎灘的記載,民國84年(1995)澎澎灘如海龍般浮現海面,龍尾隨海流搖曳。全島為珊瑚碎屑所構成,係長時間海潮變化沖積堆砌而成,民國97年(2008),本鄉志編纂小組研究人員實地踏查結果,發現澎澎灘在海潮不斷沖積堆砌珊瑚碎屑、貝殼的情況下,尾端已逐漸和鳥嶼漁港防波堤消波塊相連,在退潮時段已可由鳥嶼涉淺水走向澎澎灘的灘頭。澎澎灘面積小故以仍以「灘」命名,因全灘仍在潮起潮落中沖積、堆砌珊瑚貝殼,故尾端堆積的珊瑚碎屑會在海中隨海潮洋流搖擺不定,猶如活生生的海龍擺尾,因而又被稱為「活龍灘」。
-
澎澎灘近年來成為海上旅遊活動的新據點,但因西側沙洲為燕鷗築巢棲息之處,故縣政府將沙洲與鳥嶼相連之3/4的區域劃為燕鷗保護區,另僅開放南端部份做為水上活動、浮潛使用,是本鄉一處極具觀光發展潛力的景點。
-
資訊引用|重修白沙鄉
知識建檔|2017-03-02。知識更新|2023-09-11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